认真对待用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专访「卡片日记」作者傅圆

认真对待用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专访「卡片日记」作者傅圆

卡片日记」曾多次被 App Store 和媒体推荐,这款以简单纯净为设计理念的日记应用受到众多用户的赞誉。创作者傅圆今天来到我们的专访,通过几个问题,我们来了解「卡片日记」创造过程中有意思的事情和傅圆在新西兰生活的趣事。

介绍一下你的经历和最近在做的事吧

Hello,我叫傅圆,卡片日记的开发者。之前在杭州做了4年的 Android 开发,然后跑到新西兰读了一年书,顺便做了一年的 iOS Freelancer。平时比较宅,天一黑就躲被子里刷剧,天亮着的时候,就敲敲代码,玩玩手机。目前正在维护卡片日记这个 App;刚从学校毕业,处于投简历 -> 准备面试 -> 面试的四处奔波求职阶段;天气好风向好就跑去飞滑翔伞,或者去滑雪 (南北半球还真挺有意思,六月飞雪),偶尔去冲浪 (冬天冲浪需要一点点勇气)。

为什么会开始做卡片日记这个应用?听说这背后是个跨国合作的故事

刚来读书的时候,学业不算特别忙,就自学了 iOS。就想着既然学了 iOS 总得做点东西出来,就在 Dribbble 上找各种 App 的设计原型。感觉做日记类 App 比较容易吧,毕竟不一定需要服务端,而且很能体现设计功力,比较能找到受众用户。最后找到了一个韩国设计师的设计原型。争得他的同意之后做了一个 App 原型,他还是蛮喜欢的。然后就决定一起把她做起来,刚开始卡片日记其实叫 ink Diary (水墨日记?),后来被他改过来了。我们讨论了初始版本的一些功能,然后他提供了一个 Sketch 的设计稿 (当学生真好,Sketch $99 能用3年,GitHub 私有仓库也免费)。 设计稿非常的细致和优美(有个设计师一起合作真的很棒),初始版本功能相对简单,日记内容 + 图片,iCloud 同步,卡片日历,日记列表。所以没花多久就做完了第一个版本。

CardDiary2.png

和韩国设计师平时是怎么协作的,有遇到什么问题么?

平时交流主要使用 Facebook 的 Messenger,虽然那会双方英语都不算太好,不过在 Google 翻译的帮助下,还算顺畅。刚开始经常会出现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可能要花很多句话来解释,有时候还要猜意思,不过毕竟有设计稿在,对于开发来说,这不是事儿。这个问题克服了以后,后面就一直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合作起来还是很愉快的,特别是我们一直在互相感谢对方,这让我工作起来感觉非常有动力。协作工具我们使用的是 Trello,需求列表,Bug 记录都在上面。

App Store 有很多日记类的应用,卡片日记有什么自己的特色?

卡片日记相对其他日记类应用,除了“卡片”以及“设计感爆棚”这些关键词外,最主要的就是简洁吧。我们确保随着版本的迭代,她依然能保持简洁的初衷。所以虽然我和 Unbong (设计师的名字) 收集到了大量的用户需求,但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考虑哪些需求是卡片日记真正需要的。不得不说,Unbong 是一名非常非常负责任的设计师,他在下班后才能有时间设计卡片日记,但却经常工作到半夜三四点,所以即使我们有时差 (他在首尔),沟通效率却很高。App Store 有一次推荐的文案就是“内心涟漪,定格于精致卡片”,我觉得这很能表述卡片日记的特色。我们的想法就是能让你在写下日记的同时,放慢你的脚步,安静的去聆听内心的呼唤。

CardDiary1.png

卡片日记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开发计划?

卡片日记 iOS 版本后续不会再添加更多的功能,但是会继续迭代让卡片日记变得更加稳定和健壮。后续会尽快完成 Android 版本,目前已经完成了初始版本的大部分功能。不过最近实在比较忙,一直在 delay。

也有不少用户呼吁 Mac 和 Web 版本,不过鉴于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在设计和重新开发上,所以当前计划还没排上(听说 Apple 在考虑让 Mac 能跑 iOS 应用?也许以后就不需要开发 Mac 版本了)。

卡片日记多次被 Apple 推荐,除了开发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在运营方面的经验吗?

其实刚开始 Apple 根本就没有关注到我们,每日的下载量也是惨不忍睹。后来,我自己写了几篇文章,投到了最美应用,少数派和小众软件等媒体上。不得不说,这些平台对独立开发者来说,真的很棒。我们并没有钱做任何的市场推广,但是,他们却非常乐意推荐独立开发者的作品。

推到这些平台以后,带来了不少的下载量,可能后来 App Store 的编辑注意到了吧。后来第一次推荐到了 “新鲜 App” 的栏目,带来了大量的下载量。后来就是顺水推舟,时不时的会被各个国家地区的 App Store 推荐。

最重要的运营方面我觉得是,认真的对待用户反馈。我们会回复所有 App Store 上的评论和反馈邮件。这确实能让用户感觉到开发者的存在,不少用户提了一些有用的建议之后,我们增加了这些功能,用户会非常开心的继续来评论。也有因为某些 Bug 给了一星评论,然后我们修复并回复之后,他们主动改为五星评论的。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认认真真对待用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能比花钱推广更有效果。

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工作台吧

哈哈,其实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写代码,不过偶尔也会在住处写写。我房间里的桌子实在是太...乱了...所以就放客厅的桌面吧😂。

Desk.jpg

作为开发者,有什么其他 App 是你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的,为什么?

Gmail 的 Inbox 应用是用的最多的,因为平时各种 App 相关的工作和私人邮件都得查收,可能我个人觉得用 Inbox App 管理 Gmail 邮件比 Gmail App 本身更好用一点?

Apple Music,嗯,写代码不能被打扰,耳塞必须要塞起来。

App Store,没事经常会看看最近的推荐榜单,不过,新西兰的 App Store 太...小众了?Top Free 榜单上永远是那几个大厂的 App。所以,也经常会在 Price Tag 上看各种的推荐。

Apple Connect,无聊看看卡片日记的数据,有时候下载量会突然上升,说明又被某个国家的 App Store 推荐了。刚好,我有个疑问想问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全球所有的 App Store 推荐应用的数据吗?我知道 App Annie 可以,不过好像不能看 Banner 以及 Today 的推荐情况,只能看到分类栏的推荐。

编辑答:全球数据目前我们会考虑在 qimai.cn 查看,同时还可以可以尝试下 Price Tag 团队业余时间的项目 artwork.today,这个网站可以看到每天苹果 Today 推荐,目前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数据,点击卡片就能看到应用的详细列表,还支持 4K 分辨率的原图下载。地址在 (https://artwork.today) 社交生活类,除了微信QQ,大概就是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还有 Netflix (刷剧神器) 了吧。欧路词典搭配 Mdict 格式的各种词典真是相当好用。Podcasts 听各种新闻。当然,还有卡片日记本身 (Haha)

2018-08-16-16-40-50.jpg

业余你还喜欢玩滑翔伞,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运动吧

第一次看到滑翔伞的时候是去年在海边,瞬间就被吸引了。以前在杭州时就知道富阳有个基地,但是脑子里一直把滑翔翼 (Hang gliding) 当成了滑翔伞 (Paragliding) 的样子。才知道这个类似降落伞一样的东西还能一直待在天上,而且还不需要动力,挺神奇 (感觉我很无知)。滑翔伞其实可以分为极限或者休闲,根据伞和人的选择来区分,绝大部分人都是休闲型的。就是,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背着十几公斤的装备,在合适山崖边上...跳下去,然后就能在空中待一天了。从开始学到拿到证书,大概 10-20 多个训练天数吧,整个过程大概几个月的样子,因为不是每天都适合飞行。训练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和怀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学一项运动的感觉很不错。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意海外的工作机会,对于想去新西兰工作的开发者,你有什么建议吗?

目前我也还在求职阶段,所以,不能确保我说的都是正确的。不过就我最近的投简历和面试经历来说。如果你会 iOS,你可以学点 Android,反之亦然。如果你都会,可以再学点前端或者 React。在新西兰这样 100 人就算大公司的国家。什么都会一点挺重要。当然,如果你单项技术 (如 iOS) 很深,那其他的也根本不需要学,Senior 岗位在向你招手。当然了,技术是一方面,语言才是更重要的,不然如果连面试的问题都听不懂,那就尴尬了。对于怎么过来工作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用一下 Google,毕竟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Auckland.jpg

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关注到你?

最近...博客写的很少,微博也不怎么用,大概就剩 Instagram 和脸书还在活跃了吧 ins: mrfufufufu。不过大多都是滑翔伞和一些生活图,不太和技术相关。博客站点是 mrfu.me。 对了,可以通过卡片日记来关注我,卡片日记的每条 App Store 评论我都会回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