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很酷吗?来自 Markdown 编辑器 MarkEditor 的作者海波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海波作为独立开发者,对写作和产品也有独到的见解,正好前一段 MarkEditor 大版本升级至 2.0,Price Tag 也请海波来聊了聊他对 Markdown、对产品的看法和理念。
介绍一下你和你的作品
我是海波。
作品可能被别人提起过的有 FarBox、Bitcron、MarkEditor。
都算不上什么成功,我也还在探寻自己产品、设计上的道路上,非常缓慢地前进。
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优秀 MarkEditor 编辑器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做 MarkEditor?
MarkEditor 的前身是 FarBox Editor,第一次发布是在五年多前了。
一个写作工具,支持 Markdown 语法、支持按文件夹管理 (可以随便存储于任何地方)、支持两栏式的文件管理器、支持拖入图片、支持代码高亮,即使在现在,可选择的余地都不多,更不用说五年前。
若论当下,或许又被赋予了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买断制……
MarkEditor 只是处于一个自然进化的状态吧,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产品,倒跟外界没有什么关系。
MarkEditor 从一开始,也不是定位于 Markdown 编辑器,只是支持 Markdown 语法,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市面上同类的产品确实多,五年前倒少一些,只是担得起 「优秀」 的,在我看来,还是屈指可数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吧。
MarkEditor 从测试到上线打磨了很久的时间,这期间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MarkEditor 2.0 有哪些你认为最值得介绍的新功能?
ME 2.0 刚开始内测的时候,最初经常性 crash,主要是和 Cocoa 的磨合,慢慢也就稳定下来了;接下来出现的则是复杂度造成的 bug,一个操作 (比如插图) 要考虑到很多种场景下的可用性,总有疏漏的时候。
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朋友的帮忙,特别有一段时间 易仁永澄、Scomper 提供了不厌其烦的反馈。若非如此,估计时间会拉得更长吧。
内测期间,还是挺难熬的,有一些问题怎么想办法都找不到解决办法,熬很久才能有那么一点灵感;甚至一些问题,要绕开 macOS 的系统级 bug,才能避免 ME 产生 bug。
有几次的版本发布,心力憔悴,劫后余生的感觉。
但这些困难都是可预期的,算不上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还是市场和推广。可能对这方面有怯场的原因吧,内测期间,还是下意识地将自己想要的一些 Feature 先完工了,算是 “逃避” 的特别一种方式,也导致时间过长的另一个原因吧。
我认为值得介绍的功能,未必是使用者最喜欢的功能。
从反馈来看,大家可能会喜欢比如: 几个微信公众号的格式生成器、MarkEditor URL、内置的 Unsplash 资源库、实时的词性分析、中英文自动间隔的判断、Markdown 标记符输入法上的修正、文字「写」图片 (比如用于制作微信的题图)……
其实,在 ME 2.0 里,我个人会把两个功能排在前面,一个是 PDF 电子书的导出、一个是邮件列表发送的功能。台前 1 秒钟的操作,背后 1 个月的代码量。
讨喜吗?应该不至于。使用频率会很低。
却又是「硬梆梆」的功能。
用到的时候,非常有价值,不自然地会「哇」。
对了,还有一个功能。原本觉得是华而不实的「禅模式」(这个取名其实有调侃的意思)。
下面的截图,是目前我正在写作的状态,还是能比较大程度上提高书写的愉悦度,并非那般的华而不实:
Markdown 真的很酷吗?
Markdown 很酷?不见得,也就有限的几种语法而已。
重要的永远都是使用者,而不是语法本身。一个 App 为什么使用 Markdown 作为引擎,因为它酷?不是的,如果一个写作 App 采用 Markdown 作为基本的写作语法,它更能节省写作者的时间,也能提供更好的写作体验
如果没有 Markdown 这个 10 多年前创造出的语法,也一定会产生类似其它的标记语法。
Markdown 真的很酷吗?或许换个词语来形容它,会更恰当,就是「简单」。因为它足够简单,因此才拥有了如此强劲的生命力。
也不舍本求末,Markdown 毕竟只是一个基础,在一个 App 中,它占的代码量可能就 1%,真正让使用者拥有更好的体验、产生更高的效率,是 App 本身。
我们应该跳出基本语法的框框,去看自己创造了什么内容,怎么能更方便地输出成各种需要的格式,去影响到更多的人类。
Bitcron 作为 Farbox 的继任者,有什么值得介绍的改进?相比市面上的其它博客平台,Bitcron 有什么优势?
Bitcron 并不是一个博客平台,更像一个内容的渲染引擎,将基于文件夹的文档、图片数据库化,允许页面模板非常方便地被调用,比如我们完成一个 Wiki 的网站,自定义模板代码量可能就几十行。同时又能很方便的从 Dropbox、微信,甚至邮件中同步内容。
其实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介绍的,一直没有做到理想的状态。Bitcron 就是一次对于 FarBox 的升级版,提供的 API 更加自由和开放。
因为未至理想状态,还处于需邀请注册的状态,也不希望新增多少用户;或许今年会重新推进这个产品,起码先真正做到去中心化。
Bitcron 与 FarBox 其实并无二致,只是名字不同而已。FarBox 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是独立开发者这个身份的第一个起点,或许也会是一个终点,犹如其名字一般,a box that far away,但这么多年了,一直没能达成最初的理想。
有些遗憾呢,我们现在上面有很多不错的用户,也有不少不错的网站模板,都没有呈现出来。
其实,推进 MarkEditor 2.0 的目的,有一部分也是希望能够有稳健的收入,允许自己将 FarBox (Bitcron) 这个产品继续往前推。
为什么要写博客,写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个人写博客,一般逃不开两种用途: 记录生活、记录思想。
写点东西,对于不少人来说,会是一种本能。于我而言,也没有带来什么。但是,不写的话,本身会难受吧?
思考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草稿里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其实不像以前有发布出去的欲望了。至于记录生活,Bitcron 上的博客关联了微信,我和夫人可以同时发个消息、图片,会自动同步到博客中,记录日常的点滴,特别是家有小孩初长成的,这种便捷性还是令人愉悦的。
以前,可能会更加追求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达。
文字本身是思想的一种映射,并且是不完整的映射,如果再传播到读者脑中,不知道最终又变成什么模样。所以,也愈发不追求表达本身的完整性。目前会使用语音输入法,做一些记录,比如抱着孩子没有办法腾出手的时候,这个还是蛮好用的。
看似现在内容创业的人愈来愈多,实际上对个人而言,写作的愉悦度是下降的。不若很多年前,想到什么就能写什么,现在反倒有了更多的顾虑。这样不好,似乎又无法改变。接下来会尝试使用邮件列表这种古老的方式,或许也是一种复兴的可能。
在订阅制越来越流行的今天,说说你对产品定价策略的看法吧,作为独立开发者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反感订阅制度的用户?
我也反感「订阅制」。
订阅的如果是 upgrades、services,这很自然,但订阅的主体是 App 本身,不是说不行,只是觉得不太不合理了。
如果一定要进行分类,订阅制分为两种: 好的订阅制、坏的订阅制:
好的订阅制,把用户当人看; 坏的订阅制,把用户当钱看。
当然,在「坏的订阅制」越来越流行的今天,主要功臣是某个水果公司在推波助澜。「租并且订阅」、「购并且订阅」本来是两种迥异的方式,它并没有提供可选项。
Jetbrains 的一系列工具在推订阅制的时候,本质上是 upgrades 的订阅,如果你订阅了 1 年,即使不再订阅,原来的工具仍然可以获得下载、继续使用,并没有改变当下 (某个版本的) App 是属于你的一种数字资产的客观事实。
Ulyssess 在推订阅制的时候,则是完全相反的路子。
如果 Jetbrains 要使用自己已经获得的品牌优势,逼迫所有老用户接受 Ulyssess 式的订阅方式,他们也同样会成功,并且其经济价值还远非 Ulyssess 所能比的。可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呢?
作为独立开发者(团队)而言,「收入」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
有些时候,过于关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缺失了对用户的敬畏,短期来看即使财务上更成功了,但我觉得并不恰当。「未来」应该不是构建在这种带有胁迫性质的基础上的。
但,终归是别人的自由,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自己对定价策略,从开始的时候,其实也是一头雾水,逐渐才确定为三种 level 的结果。
我最近对 MarkEditor 2.0 的用户做了一个统计,可能数据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都是 Mac 用户,而且大部分是老用户、或者其他用户介绍的。但数据的结果,还是让自己有些吃惊的。
作为一个工具型的 App,付出努力,用户最终一定会善待你的,我觉得,我们要相信这一点。
你做过很多产品,也终结了很多产品,一路下来,作为独立开发者有什么做产品的经验或者心得可以分享给我们?
有时一个想法起了,就投入时间,将其产品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市场价值。与其维护它,不如就此结束,早期的时候,比如有 ImageMagic、LazyHosts 都是这个原因。
越到后面,就越慎重起来。
但每个人的经验都有其局限性,除了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保持反省之外,似乎也想不到什么放之四海有效的经验。
多数时候,没有捷径,只能一步步推进。但也不一定对,每个人的个性决定了很多事情,我也见过咋呼呼的朋友,没有那么一步步地走法,反倒更容易成功。
最重要的,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边界,去遵循以及去突破吧。
分享一下你的主屏,介绍几个对你重要的 App 吧
我不希望把时间花在手机端上,所以时不时会有脱离手机端的尝试。主屏?就不分享了,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或者,喏,这就是 我现在的主屏,😂……
几个确实离不开的 App:
- MarkEditor:自己所有跟文本相关的工作,也包括日常的 todo,会交给它;
- Pycharm:基本跟代码相关的,交给它;
- ScreenFlow:视频编辑时候会用到,比如做产品的介绍视频;
- Unibox:一款邮箱的 App,会根据联系人自动将邮件分组,用于维护日常的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