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要让用户第一眼就记住,专访「废片」开发者管洪跃

好的作品要让用户第一眼就记住,专访「废片」开发者管洪跃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小而美」的作品都来自同一位开发者——管洪跃。例如「废片」主打镜头漏光效果的照片处理;「墨片」受古装剧片尾的启发,可以为照片添加水墨效果。他最新的一款作品「不笑不给拍」,还让微笑直接变成了拍照时的快门。

这次的访谈,我们就请到了管洪跃,来和我们一起聊聊他的这些作品,以及开发和设计中的经验。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你的主要作品吧。

首先感谢 Price Tag 对独立开发者的关注。大家好,我叫管洪跃,坐标杭州,本职工作是一名游戏交互设计师。

一直觉得有个自己的 App 是件很酷的事情,就自学了 Swift 开发。从 18 年初写下第一行代码至今一共做了 6 个应用。它们的灵感大都来源于我的生活。可能就像作家通过写作表达生活,那我就是以 App 记录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比如追长安十二时辰那段时间,就做了「唐诗里」;朋友们经常吐槽我拍照不爱笑,于是就做了「不笑不给拍」;家姐最爱玩扫雷,那就做了「躲喵喵」......总之,每一个 App 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镜头漏光和水墨效果都属于比较小众、或者说出其不意的图像处理角度。你是怎么想到开发这两款 App 的?

在构思之初,就考虑到个人独立开发的处境,所以采取在「热门类别」下做垂直细分的策略,走「小而美」路线。

仅有一个目的:让用户第一眼就记住!

摄影与录像类别长年占据热门类别首位,因此做这类应用的大方向是非常明确的。然后考虑到当时学应用开发刚起步,图像处理相对来说实现门槛较低。最后就在生活中找找灵感,选一个小的角度切入。

因为喜欢摄影,对摄影除了构图光影这些外有个自己的小窍门,就是只要遵循「减少画面杂乱元素的干扰,突出主体」原则,那么拍出的照片就不会太差。顺着这个原则,那么「画面黑白去色」就等同于「减少杂色干扰」,「添加漏光光斑」就相当「添加视觉重心,烘托主体」,于是就有了镜头漏光 App「废片」。

图片1.png

墨片」受古装剧片头片尾启发(对!我就是个爱追剧的开发者☻),大部分都是画面一滴墨晕开一副画这样的影视特效,然后就有了墨片

废片」相比于「墨片」早上架了几个月。前者的开发和运营对后者有什么经验和影响吗?

从第一个应用开始,做这些应用其实也是学习 iOS 开发的过程。在「废片」开发完成后给「墨片」打了很好的技术铺垫,因此「墨片」的开发也相对轻松高效,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在设计上。

当然「废片」能受到苹果的多次推荐,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也肯定了之前的想法思路是对的,所以自然而然顺着「废片」的套路产生了「墨片」。

天气和诗词是两个近些年非常热门的应用门类,尤其是「诗词热」更让很多诗词 App 走红。你如何通过设计和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也许是交互设计师的职业习惯,喜欢去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比如天气类应用,用户想要的无非两个关键词「准确」「高效」,大部分人查看天气就想知道「下不下雨?冷不冷热不热?」,女生可能多一条「晒不晒?」。反观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大都有功能过于庞大繁杂的问题。因此做一个天气应用有可改进的设计空间,也应该能收获一些用户。

以「极简」为关键词,视觉设计上做减法,比如天气图标通过最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概括,功能上进行收纳与整合,于是就有了「简天气」。

古诗词 App「唐诗里」的确是想搭「诗词热」的顺风车,尤其是近些年高品质古装剧越来越多,已经播出一部分,据我所知接下来还会相继播出几部唐宋时期的高品质古装剧,于是赶紧做了个「唐诗里」候着,说不定能赶上一波话题热度☺。

诗词类应用目前市面上很多,「唐诗里」主要还是以自己的设计优势为切入点,以「克制的古风」为界面设计关键词。目前大部分古风应用表现都是一些中国风元素盲目堆砌,问题还是在于设计不够克制,视觉表现没有为表达功能服务,「唐诗里」主要在表现上解决这个问题。

唐诗里」为了展现更好的体验效果,加入了陀螺仪实现诗词配图的分层视差运动,该功能的加入其实是做为设计师面对 iOS 开发做的一点挣扎——「技术做不过程序猿,那就效果来凑!☻」

你的这些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但也有一半都集中在图片图像类。你是怎么选择产品方向的?

想做一个新 App 的原始出发点还是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某一瞬间的触动。

有了一个感性的想法契机后,然后会理性地思考分析,最后一步步实现。

在选择产品方向的时候,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 App Store 的热门类别排名,摄影与录像常年排第一,所以自然而然优先考虑。

图片4.png

目前你的六款 App 都在保持着更新。你如何做好时间和精力的分配?

一个人设计、开发、维护 6 款 App 时间真的非常非常不够用!平时工作日要上班,就只有周五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夸张点说,从开始应用开发至今,没有一个周末出门过 TAT。

虽然过程很累,但是因为超喜欢做这些事,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酷的事情!

每次看到热心用户的建议反馈,动力就来了,作为开发者能做的就是聆听用户的建议并及时更新应用,也许这是对使用自己产品的用户最好的回馈了吧!

同时运营这些 App,它们之间会不会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一个个应用做起来,不管是运营还是开发设计方面,经验都在累积。比如做完第六个「唐诗里」后,我返回去重写了第一个应用「简天气」。经过一年时间,编程水平以及应用开发认知都在提高,现在重新看之前写的代码及页面结构感觉太乱糟糟了,索性推翻重新写。

你是如何成为一名独立开发者的?

想学点东西,做些好玩的事情。

因为理工科背景学了设计,工作又是游戏交互,日常工作内容基本上是想方案做设计,时间久了居然有点手痒想码代码☻!

17 年底在网上看了一个 iOS 开发的视频教学,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能学会,就下载了 Xcode......边学边做,当时选定了天气应用,因为这类应用对编程要求低,大部分工作量在数据可视化上,所以就有了第一款 App「简天气」,也算正式走上了独立开发这条路。

2019-09-12-15-50-19.jpg

从事独立开发,你最深的感想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独立开发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解决,但没关系,独立开发「独立」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肯定。总的来说,最深的感受就是「累但有成就感」。

作为独立开发者,「小而美」是我做应用的核心思路。

细说总共有三点:

  1. 创意与设计优先于技术,你的 App 需要有一句话就能概括的核心亮点;
  2. 放大特色,保证第一眼的尖叫度;打磨产品,让用户留下来;
  3. 保持好奇心和洞察力,选择热门题材或未来可能的热门主题;

在你做这些产品的过程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或挑战是什么?

技术无法满足想法和创意,特别是一个人做设计和开发,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无人请教,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比如从交互的角度去看自己的 App,其实每个都有或多或少需要优化的地方,但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满足「所想即所得」,不过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哒!

前期开发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的应对的策略是:某个功能模块实现不出来,那就调整设计,通过设计解决开发上的问题。

你如何界定「一张好照片」?

内容上:有故事,表达的主题明确;

画面上:无干扰,有视觉重心;

技法上:构图引导,光影准确;

上述三点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用照片来叙事。

你平时最常用的图像处理应用有哪些?

SnapseedVSCO

当然如果有小伙伴需要瘦脸美颜,我就会开启美图秀秀☺。

现在上架的几款 App 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款?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它,你会怎么形容?

简天气」,对我来说比较有意义,就用三个数字来形容吧:

接下来有什么新的产品计划吗?

已经在做视频及摄影方面的App技术尝试,也会按着之前的思路选取比较不一样的角度去构思、去做设计创新。

分享一下你的手机主屏,介绍几个你比较喜欢的 App 吧。

图片5.png

听歌:豆瓣FM(特指改版6.0之后)

照片:VSCOSnapseed

游戏:纪念碑谷迷你地铁Walkr

再分享一下你的工作台吧。

因为平时都是休息时间做应用开发,工作台就是家里随便找个位置摊开。 图片6.png

我们还可以在哪里关注到你?

微博:@泓exe